本文目录一览:
猪瘟病毒怎么防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变化;慢性病例主要在大肠,特别是在回盲口附近发生纽扣状溃疡。因此,该病又叫“烂肠瘟”。不分年龄、性别、体重大小,也不分季节,一旦猪群中一头发病,会很快在全群中流行,死亡率较高。病的潜伏期平均为7天。
病猪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到41℃以上,持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眼发红,有眼眵,弓背,打冷战,走路打晃,常喜钻草堆。病初粪便干燥,后期拉稀。公猪包皮积尿,皮肤出现大小不一的紫色或红色出血点,指压不褪色。严重时出血点遍及全身,常有咳嗽。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打转转,或突然倒地、痉挛,甚至死亡。
剖检皮肤有点状出血,喉头、肾脏、膀胱均有针尖状与小米粒般大出血点(指压不褪色),脾脏有出血性梗死,回盲瓣有纽扣状溃疡。
【防治措施】
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有效的治疗 *** ,主要靠平时的预防。
(1) 定期预防注射,每年春秋两季,除对成年猪普遍进行一次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注射外,对断奶仔猪及新购进的猪都要及时防疫注射。将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按瓶签说明加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一律肌内注射1毫升,注射后4天即可产生免疫力。
(2) 猪瘟常发疫区,仔猪出生后21~30日龄注射一次,55~60日龄仔猪断奶后再注射一次,保护率可达100%。
(3) 紧急免疫接种,在已发生疫情的猪群中,做紧急预防注射,能起到控制疫情和防止疫情扩大蔓延的作用,注射时可先从周围无病区和无病猪舍的猪开始,后注射同群猪,病猪一般不注射。为加强免疫力,注射时可适当增加剂量。
(4)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进行猪圈消毒,提高猪群整体抗病力,杜绝从疫区购猪。新购入的猪应隔离观察30天,证实无病,并注射猪瘟疫苗后方可混群。
(5) 在猪瘟流行期间,饲养用具每隔3~5天消毒一次。病猪消毒后,彻底消除粪便、污物,铲除表土,垫上新土,猪粪应堆积发酵。在病猪初期,可试用抗猪瘟血清给猪注射,其剂量为每千克体重2~3毫升,每天注射一次,直至体温恢复正常。
猪瘟是什么?
猪瘟(Infection with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俗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传染病。一类传染病、寄生虫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
1885年首先在美国发现,以后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中国大部分省都有发生。1903年美国兽医学家德希尼兹和多赛特鉴定本病的病原是披盖病毒科的瘟病毒属(Pestivirus)中的猪瘟病毒。
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或由于接触污染的媒介物而发病。消化道、鼻腔粘膜和破裂的皮肤均是感染途径。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扩展资料:
猪瘟的发现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存栏383头,发病47头,死亡47头。8月3日,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确诊,该起疫情为非洲猪瘟疫情。主词条;2018年沈阳非洲猪瘟疫情。
2018年12月25日,本岐阜县一处养殖场的两头猪当天被确诊感染猪瘟,当地 *** 决定扑杀超过7500头猪。2018年9月以来,岐阜县报告的猪瘟疫情中扑杀猪数量最多的一次。
日本中央 *** 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危机控制小组,并出动1600名陆上自卫队队员协助扑杀猪及填埋等工作。事发地周围10公里范围内的3家养殖场也被要求禁止转运其饲养的1800头猪。
2020年9月26日,日本农林水产省说,该国群马县的一家养猪场出现猪瘟疫情,该养猪场饲养的5000多头猪将被全部扑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猪瘟
什么是猪瘟病毒?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呈败血症临床症状,以及由细小血管变性所引起的出血、坏死和梗塞等病理变化。猪瘟又称“烂肠瘟”,本病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由于广泛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猪瘟的流行在全国范围内现已被基本控制。
该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各种组织器官和血液中。此病毒毒力很强,病猪血清600万倍稀释,人工接种1毫升即可使健康猪发病。猪瘟病毒对干燥及腐败较为敏感,对热的抵抗力也不强,78℃即可致死。对此病毒有效的消毒药为5%~10%漂白粉、2%~4%烧碱溶液及20%生石灰乳,猪瘟病毒对来苏儿、石炭酸有抵抗力。在自然情况下,仅猪感染本病。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猪都具有高度易感性。此病的流行无明显季节性。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尿、分泌物、唾液等排出体外。耐过的病愈猪24~57天内仍可排毒。自然情况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及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其次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