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农村俗语“七不出门,八不归家”,什么意思呢?
我们中原地区对“七不出八不归”的完整说法叫“七不出门,八不回家”。意思取谐音,“七”的谐音是“妻”,“八”则取“扒”的意思。古代妻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妻子出门不吉利,所以“妻不出门”。“扒”有扒渣子命的意思,是说这人命太苦,奔波劳累,扒捞再多也是贫穷,所以有“扒不回家”之说。因为“七”和“妻”谐音,“八”和“扒”同音,长期以来我们这里都是“七不出门,八不回家”,七、八两日不外出,也不走亲戚串朋友,至今如此。
七不出八不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另一种体现,以及规范。
七不出,所谓的七,即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生活必需品。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把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准备妥当,就不能出门。
而八不入,所谓的八,即是礼、义、廉、耻、忠、孝、悌、信这八种做人的基本原则。意思就是说,你出门在外,要是没有丢失了这八种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要回家。
所以呢,其大致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把家里的大小事情交代好之前,不能出门。出门了,要是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要回家。
所谓“七不出”的来历是这样的: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即:一日鸡,二日犬,三曰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所以,初七日又叫“人日”。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以人为本。因此,“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就有了初七日忌出行、忌求官、忌上任、忌探病、忌搬家、忌开张等习俗。
而所谓的“八不归”是这样的:旧时的正月初八称为“谷日”。谷日的风俗是对写有谷物名称的牌位进行膜拜,并不吃煮熟的谷物,蕴涵着重视农业、珍惜粮食的思想。
于是,先农们在“谷日”之中就一门心思地在外劳作、耕耘,而形成了忌上门、忌回家等一些习俗。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
这是农村俗语,意思如下:
1、七不出门:其本意是男人外出打拼,首先要稳固后方,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七样一定要准备好才可以出门,就是告诉大家,出门前也要把家里的老人孩子安顿好。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逢“七”不出门,像七、十七、二十七,这里指的是农历,认为这几天出门不吉利。
2、八不归家:就是逢八不回家,回家就会被认为不顺利,当然这是误解了故人之意,这句话的本意是,人出门在外,要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品行,严格遵守,不能越过红线,只要有一个没做到,就不要回家。这是告诉人们做人的准则。
农村流传的俗语有一定道理
俗语是劳动人民根据生活实践而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愿望。正如《菜根谭》中所说:“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俗语看似平淡无奇,但往往蕴藏着老祖宗的大智慧,而且是越嚼越有味道。
老祖宗总结的以上3句农村俗语,句句现实,道透了人性。我们若能学会了这3句农村俗语,读嚼一嚼,也就明白人情世故,看懂了社会和人性。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流传下来的每句老话都是有很深的含义,不要把这些传统礼节与封建迷信连在一起,要正确理解老祖宗的训言。
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什么意思?
“七不出门”中的七是指:材、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出门之前要把家里这些必备物品备起,这样出门心里把踏实。八不归家中的八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意思是出门在外也不要忘记初心,这样才有脸回家,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每年我们回家愉快的过完年以后,父母都会千叮咛万嘱咐的说到“初七不能出门,初八出去上班一年才顺顺利利”,所以对于这句老话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都形成初七不能出远门,不然不吉利,不利于运势,只有初八的日子才是更好的日子,这一天出门才是黄道吉日。到了后来,不仅是初七这一天不好,还延续出十七、二十七都不宜出远门。其实这种说法不仅迷信,而且还是虚传出来的,“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真二八经的正解应该是以下说法才对。
七不出门
上面我也提到了“七”并非是指日子,所以它的意思也就不是我们现在所误解的含义,而它的本意就是说当我们要外出时,一定要将家人安顿好,要把生活必需品(材米油盐酱醋茶)和口粮准备好,这样出门才放心,才能安心出门,如果这些最家常的必需品都没有给家里的妻儿老小准备好,难么不仅自己在外会对家里心心念念,家里的妻儿老小日子也会过不好。
八不归家
我们在家时,家里的长辈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互帮互助、要精忠报国、为人要有诚信、待人接物要有礼貌、做事要有正义感、不义之财不能贪、要学会自重,其实长辈对我们的这些忠告总结下来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字,因此“八不归家”的意思就是说在家时父母教给我们这些忠言,一定要铭记于心,即便是出门在外,诱惑再大,世界再大,也不能忘本,更不能忘了初心,这样我们才有脸回家面见父母,如果忘了这八字忠言,那么也就没脸再回去面对父母和列祖列宗了。
七不出八不归正解是什么?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
八不回: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
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说的开门七件事。
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扩展资料:
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平凡的日子里,最真实的幸福就是柴米油盐醋茶了。也许有人认为每天和家人一起过这样的生活太简单,太了然无趣,但却是最温暖,最踏实,最厚重的幸福了。
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八德应该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个子孙的骨髓里。我们应该谨记于心,严格遵守。
真正理解“七不出,八不归”的含义,同时将这句祖训时刻谨记于心,激励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每一句流传下来的老话都有其深刻含义,切不可贴上封建迷信的标签而一棒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了老祖宗的教训。
俗语,七不去,八不回什么意思?
七不去,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
八不回,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其他常用俗语
1、“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从表面上来说,因为一颗老鼠屎,而导致本来干干净净的一锅粥,却变得不能再喝了。往更深的方向来说就是:因为一个小事情,或者一个小人物,而导致全盘整个事情落空,或者整个团体蒙冤的情况出现。
2、“一个巴掌拍不响”
从表面上来说,拍巴掌需要一双手才能有响声,而一个巴掌是无法完成拍掌的动作的。更深的意思就是说,凡事都是有需求关系的,并不能单方面完成一项事情的。